合肥工业大学

报刊:《合肥工大报》

版面新闻

  • “一站式 ”服务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摘要:    学校办理业务不上楼、认领成果不填表、科研考核不扰民……  “一站式”服务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17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643 项授权专利、高水平论文增长 47.86%……刚刚过去的 2018 年,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再度喜获丰收。年终盘点时,全校2200 余名专任教师只要打开电脑登录学校科研服务平台,在数据库中点击鼠标认领自己的成果后进行提交,便完成了当年的科研考核工作。  不用反复填表,无需复印材料,不必到处盖章……近年来,我校推行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服务,打造“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让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便捷化、信息化、规范化,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还给一线教师,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科技创新的活力。  线上:让数据多跑路  2018 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的洪日昌教授,在多媒体大数据分析与展示等领域解决了一批核心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我所在的媒体计算实验室,10 多名教师年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达数百万元。如果每一项业务都要我们去签字盖章,那留在实验室的时间就要大打折扣。”在洪日昌看来,科研水平的突飞猛进,需要一线师生的夜以继日,更离不开 便捷高效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  “通过打造 ‘线上线下’ 一体化的科研管理架构,学校形成了精细规范的信息服务平台、快捷方便的一站式服务环境、协同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在刚刚闭幕的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我校副校长刘晓平详细介绍了这一“合工大经验”。  过去,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教师往往要辗转多个节点进行人工审批,签字盖章动辄花费一两天时间。  为了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学校以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搭建了面向全校开放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起职能部门、学院和项目负责人三级联动的项目管理体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现了联合网签、高度集成的工作服务模式。  这一信息服务平台由数据层、管理层、联动层构成,覆盖了科研活动全过程以及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在经济合同审核,科研项目立项、过程和结题管理以及科研进度、资源、经费、成果及应用等全过程实现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实时推送的动态科研管理数据和数据应用服务大大降低了相关工作的复杂程度。  现在,在科研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让数据多跑路替代了挨个签字盖章。教师只需在科研服务平台中提交申请,系统就自动进入流程,一个小时内即可完成所有审批流程。  线下:让教师少跑腿  走进学校科技服务大厅,前来办理手续的教师,可以方便地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军工项目、科技合作、科研基地奖励和专利相应窗口找到专人服务。除了轻声细语和键盘敲击,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这让科研院副院长汪俊感触颇深。15 年前,汪俊第一次搬进这座大楼办公时,嘈杂是她最直观的感受。  “当时,老师们要抱着各类材料在各个办公室挨个敲门,一项业务要上下楼几趟。一旦碰上部门开会出差,老师们就白跑一趟。”汪俊介绍说。对科研管理制度不熟悉的老师,在材料被退回时发脾气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学校找准各部门工作的衔接点,对过程、经费、成果管理的服务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把不起实际作用的签字盖章、条条框框一概免去,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管理制度,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线上墙上流程。  成立于 2016 年的科技服务大厅,集纳了全部科研业务。在网上完成提交与审批后,教师们来到这里,就进入了绿色通道,不多上一层楼,不多敲一个门就可以一站办结。即使资料不全,也可以限时补交,免去教师 来回奔波之苦。  “前台简单意味后台复杂,方便快捷并非管理缺位。”科研院院长郑磊告诉记者,在信息服务平台中,信息录入、审核、审批、用章、统计等各个环节均实现痕迹化管理,并设置重要节点管控和多层次联动机制,让科研管理工作“透明公开”。利用数据挖掘等信息化手段,学校还可以及时对出现异常的项目进行风险预警和管控。  协同:让管理全链条  2008 年留校任教的张国富教授,至今还记得8年前申报副教授时的场景。“我把自己所有的论文、课题、专利、获奖项目的有关材料原件翻找出来,复印装订成厚厚的一摞。而在学院,堆成一座小山的材料要专门找一间办公室存放。”  这样“壮观”的场景,在张国富申报正教授时已经不复存在。在科研服务平台中点击认领完自己发表的近20篇高水平论文和相关成果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表格,由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直接发到学院。“坐在电脑前,没跑一步路,我就顺利完成了科研材料的提交。”  通过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目前 95%以上的论文能够自动抓取到科研管理信 息系统中,而科技奖励、专利申报、基地平台等表格也在系统中自动生成。在年度考核、岗位分级、硕博导遴选等工作中,教师只需要核对确认后点击提交,既省去了大量重复的填写与审核,也避免了人为失误。  打破信息孤岛,跳出管理界限,学校打造出科研与各有关部门贯通协同的高效全链条管理体系,让科研资源与信息在校园里流动共享起来,与科研相关的各项工作效率均大幅提升。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科研项目中支出绩效,需要通过项目负责人、人事处、科研院、财务部多道审批。而通过开发第三方数据对接平台和联合审核系统,跨部门的审批流程全在网上运行,结果一键生成。“办理业务不上楼、认领成果不填表、科研考核不扰民”,已经成为学校科研管理服务的鲜明特色。  “多年来,学校始终聚焦科技前沿和原始创新,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我校校长梁 介绍说,“通过打造‘一站式’ 科研服务平台,学校将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努力开创高校科研管理服务的新格局,进一步汇聚全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力量,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 学校举行庆祝“3.8 ”国际妇女节系列活动

    摘要:   本报讯  3月7日下午,学校在学术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109 周年座谈会。校党委书记余其俊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来自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女教职工代表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陆林主持。  座谈会上,女教职工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畅谈了个人及集体的成长历程;分享了自己在学校不同岗位上施展聪明才智,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努力拼搏取得的成绩;介绍了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出 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良好家风的感人事迹。女教职工们还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学校近年来发展成就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并对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余其俊代表学校党委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的女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女同胞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余其俊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部署安排,他强调,学校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离不开女教职工的爱岗敬业、恪尽职 守和默默奉献。女同胞们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半边天,在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学校将针对女教职工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营造有利于女性成长的环境,为女教职工的建功立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广阔的舞台。最后,他祝女同胞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刘 宁/文 宁浪沙/图)  又讯3月8日,物业服务中心组织人员为学校广大女教职员工送上鲜花和节日祝福。                                      (宣 讯/文 综 合/图)

  • 一条小路的故事

    摘要:一条小路的故事   或许你也爱听故事……我却偏爱我家门前这一条道路的小故事。   羊肠道上盼饱腹   爷爷常爱在傍晚闲暇时坐在躺椅上絮絮呢喃着,他说,现在的生活和之前不一样了!他的小时候是一座矮矮的土砖房子,一条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一段很长很长的吃不上饭的日子。他说,他家前的那条小道,满是肆虐疯长的野草,没有人下地了,因为没有粮食可种;没有人吃饱肚子了,因为没有粮食可以吃了。孩童时期总爱上蹿下跳,总爱从那条道往公社跑,一遍一遍,听着肚子的咕噜噜叫声,一遍又一遍。那个时候啊,能吃饱真的是一种福气啊!   泥泞路上望小康   爸爸不爱讲小时候的故事,他的小时候是一只一只的红薯堆砌起来的,所以,即便是现在他也坚决抵制红薯这种健康的养生粗粮。可是啊,爸爸爱说他青年时期的故事。就在爸爸出生的第四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来了。待到爸爸青年时,改 革开放已经成长成熟。爸爸说,家里已经从那个低低的土砖房搬走了,那条羊肠小道也变成了一条砂石小路,他在 那 条 砂 石 小 路 上,上 学,学艺,娶妻,生子。那条路见证了爸爸人生的一大部分时光,可是它终究不够好,它依旧会在下雨的时候泥泞不堪,它依旧会在干旱时尘土飞扬,它依旧会在蓄水时坑坑洼洼。可是,这条路是连接爸爸与外面城市的一条路,是家庭组建姻缘的一条路,是我如今幸福生活基础的一条路。爸爸今天依旧会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当初走着这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去学艺的时光,因 为 在 那 段 时 光 里,爸 爸的,和爸爸一样的年轻人的美好未来在他们心中闪烁着光芒,耀眼而夺目。   柏油路上谋腾飞   砂石小路的样子在我印象中早已模糊不堪,在我不记事的年纪,它已经换上了新装,那宽敞平坦是它,那整洁干净是它,那深邃现代是它,穿上柏油路黑色外套的它,是我爱的它呀!我在这条路旁等过校车;在 这 条 路 上 踏 上 了 大 学 的 道路;在这条路上努力跟进梦想的步伐。下雨时的泥泞感没有了;干旱时的飞尘窒息感没有了;蓄水时的溅人一身水的“幸运感”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走上这条道路的舒适感;踏上这条道路的安全感;以及这条道路憧憬的幸福感。   与之相同的,我还见过许多的 道 路。飞 驰 而 过 的 高 铁 道路;飞架而过的磁悬浮道路;交叉相错的铁路道路,这一条条道路交错着,搏动着,蕴藏着蓬勃的力量。在这股力量中我仿佛触碰到了腾飞的未来。我有着这份自信,我的故事会比爷爷的、爸爸的来得更丰富,更精彩!   这份自豪与这条道路息息相关,走在这条道路上,我的未来同中国的未来紧紧拴在一起;在这条道路 上,我不断向前,实现我的青春梦想;在这条道 路上,我积极奉献,发光发热,为中国梦想添砖加瓦。   这条道路的故事远没有结束,它会一直讲下去。自然,我的孩子也会爱听它的故事!

合肥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146次访问,全刊已有3990104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