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

报刊:《合肥工大报》

版面新闻

  • 罗来马:不解工大情

    摘要:师德师风罗来马:不解工大情 有人说,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是啊,老师犹如严冬炭火,酷暑浓荫,激流中的踏脚石,雾海中的航标灯,甘为人梯,令人难忘。在学生眼里,他如高山巍巍,使人崇敬;如大海浩瀚,学识渊博;他,就是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来马,现为学院学科建设秘书。 互动课堂 求突破 2010年,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感,罗老师来到我校任教。说起这段缘分,罗老师满怀深情:“来到学校任教就像一种传承,没有犹豫,只有情怀。”原来,2007年罗老师从贵州大学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他的博士生导师本科就毕业于我校。博士毕业后导师建议他任教工大,尽管当时罗老师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罗老师还是欣然来了,开始了与工大的“不解情缘。” 自任教以来,罗老师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成果显著。2011年获合肥工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012年获合肥工业大学优秀班主任;2015年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秀”;2018年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教书育人标兵”;曾两次获合肥工业大学优秀指导教师。 复杂冗长的方程公式,环环相扣的解题步骤,难免让人眼花缭乱,昏昏欲睡,自然“百人课堂,三十人玩手机,三十人睡觉,剩下不到一半在听课”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但此类现象在罗老师的课堂却从未有过。问及上课秘籍,罗老师风趣地说:“我上课很有激情,声音也比较大,学生想分神可能也不太容易。”严格又不失活泼,是学生对罗老师课堂的深刻印象。严于理论学习,夯实实验基础;丰富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是罗老师授课的初衷。 作为罗老师指导的第一位研究生,谭晓月从2012年大四起就开始跟着罗老师学习,直至今年六月硕博连读毕业已有六个年头。为了继续传承与学校的“不解情缘”,他也选择留校任教,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名助教。回忆起罗老师的课堂,谭晓月至今记忆犹新:“罗老师讲课风趣幽默,充满激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将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有别于传统课堂老师的“投喂式”教学,罗老师的课堂讲求高度互动,师生角色互换,讲课出卷,一样不差。他会先布置讲课任务,然后课堂上随机挑选同一班级的几名学生讲课,如果哪位同学没有准备,或是准备不充分,就会“连累”整个班级同学的平时分。所以,如果某个班级想得高分,那么所有同学都要认真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并且积极配合教学任务的完成。这一方法不仅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精神。 此外,罗老师还会让学生自己出考题,两到三位同学出一道题,汇总后他再根据知识点进行筛选并加入这门课的试题库,同时按出题水平给学生平时分。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同,让其自己出题不仅能取长补短,还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减少对考试的恐惧。曾经出过一题的金属材料工程2015-2班学生陈洪鑫说:“我很喜欢学生出试题这种方式,出题比做题难,相对花费的时间多,我们收获得更多。” 对于这样新奇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罗老师笑着说:“在教学中,我更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只看成绩。所以如果我的学生没有认真参与课堂互动,完成课后任务,即使期末高分,也可能不及格。” 严中求新 善教研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科研人员既要有严肃、严密和严格的学风,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闯的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在做科研和指导学生做科研的过程中,罗老师钻坚研微,钟情学术,要求严格,勇于创新,始终奋斗在教研第一线。因为他深知,导师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必须始终处在学科前沿,掌握最新理论方法,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于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 思想深刻者,爱生机盎然。思想越深刻的人,往往越喜欢简单的事物。在罗老师眼中,这“简单的事物”就是做科研。近五年,他主持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点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安徽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10余项。 “罗老师对科研怀着一种敬畏、严谨的态度,总是以身作则,对同学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丁孝禹说道。他是罗老师协助指导的第一位研究生,现为深圳大学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正是怀揣这样一种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罗老师每年在SCI上发表的论文至少10篇以上。 笔耕不缀,勤奋多产的罗老师,对待论文总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总是耐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归类审稿意见,找出关联点,提出解决思路,鼓励学生不惧困难,不断完善优化论文。2016级研究生黄科说:“对于罗老师的严谨,我深有体会。一次我写了一篇共27页的论文,结果收到罗老师32页长的审稿人意见,光修改意见就够一篇论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为了让学生能尽快定稿发表,2018年的大年三十,在万家灯火通明,亲人欢聚一堂时,罗老师却还在给学生改论文发修改意见。 罗老师对科研的热爱,对学术的严谨和对学生的认真负责,无一不让学生为之动容。 也正是罗老师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使得他指导的研究生中,有11人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指导和协助指导的毕业研究生均获国家奖学金,其中一人曾两次获得国奖),人均发表SCI学术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而研究生培养则是高等学校培养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科研的主力军。在指导学生做科研的过程中,罗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但从来不提硬性要求。罗老师说:“做科研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不是外界强迫性的要求,否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科研兴趣。”对此,跟随罗老师学习多年的谭晓月深有感触:“罗老师虽然鼓励我们多做实验、发表论文,但他从不会强制要求。只要能按时按量保质完成实验,即使你想先休假,他也会欣然批假,而且在这期间绝不会布置任务。” 做科研是一项长期工作,兴趣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罗老师在培养的方式方法上也力求创新。他吸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优秀经验,充分利用导师制,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研爱好。课堂上,他会不时跟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经历,引发学生思考,积极探索。对于一些兴趣浓厚的同学,他甚至会在大二时就让他们跟随自己进实验室参观学习,认识实验器具,了解实验过程,更好地将理论联系于实际。 亦师亦友 付真情 谭晓月在其博士论文致谢中写道:“衷心感谢我硕士期间的导师罗来马教授,感谢您带学生走进科研、融入科研,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感谢您的关心、陪伴和呵护,学生铭记在心!”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对待学生,罗老师亦师亦友,倾其所有,付诸真心。这些肺腑之言,想必亦是罗老师所有学生的心声。 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受其教。罗老师曾担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班主任,现任2016级金属材料专业和2017年金属材料专业班导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他总是亲切地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向学生传授自己经验教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应当志存高远,目标明确,不畏艰难困苦,求真务实,锻炼本领。作为本专业老师,罗老师更是经常在班会中和学生谈专业前景,让学生清楚认识所学专业,鼓励学生扎实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竞争力。 金属材料工程2016-2班学生屠津伟说:“作为班主任,罗老师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为缓解学生期末考前压力,罗老师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历时十来天,挨个与小组内成员谈心,以己为例,帮助学生调整状态,指引方向。 在这样亦师亦友的相处过程中,罗老师曾带的班级,连续两年在专业综合测评排名中,专业前十名占位6人;2/3以上同学获各类国家、校级等奖学金;3/4以上同学主持(参加)了国家和学校的创新项目,成绩均在专业排名前列。 在罗老师指导的研究生眼里,他同样和蔼亲善,平易近人。不论何时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及时解答。唯有信任,才会让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如果老师不能及时给予回答,很可能就会打击学生积极性。而且,有时学生会在实验中偶然得到的灵感,可遇不可求,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帮助,很可能就会遗憾错失。 日常生活中,罗老师总是言传身教,以其自身精神感染身边学生。虽然每天事务繁忙琐碎,但是他一直以饱满的精神对待工作,从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疲惫倦怠,也从未有过抱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总是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2016级研究生徐梦瑶曾被拒稿五六次,在其自己都已丧失信心的情况下,罗老师不断为其鼓劲打气,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其不断改进完善,最终使其论文如愿发表。“罗老师给我的鼓励和帮助,我将终生难忘,是他告诉我拒稿不可怕,不能轻言放弃!”徐梦瑶激动地说。 此外,罗老师平时也会告诉学生们一些人生道理或者工作建议。比如,生活还要继续,不要轻言放弃;工作中不要轻易说不,这样上级才会信任你;生活中不会的事情要努力学着做,会做的事情就要做到更好;时刻牢记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 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罗来马,作为一位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授之以鱼,更是教会了学生对待科研的敬畏之心和严谨求实、积极求新的生活态度,授之以渔。对待教研,他默默耕耘,成果丰硕;对待学生,他言传身教,有爱有温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罗老师的一颗丹心将这份“不解之缘”一代代传承。

  • 俯仰皆素材 思辨即文章

    摘要:俯仰皆素材 思辨即文章—孙超平博士和他的“每日一句” 他教我们论说文写作,他教我们商务英语,他讲授管理沟通,他讲授商务谈判,他指导我们毕业论文,他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不要刺猬取暖……他激情澎湃,但偶尔也会愣神秒倾;他佳句满堂,笔下华章。 热情有趣 严谨包容 早就听闻孙超平老师人气高,受欢迎。2018年考前辅导写作课前,他端坐于讲台边,衣着朴素,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上课了,他以自己的名字和儿子“佳澍”的名字开篇,阐释了“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提升”的教学理念和“简单生活,深度思考”的人生理念;并以林肯的名句“I am a slow walker,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和自己的译文“步虽慢,但行必至”告诉我们,砥砺前行,方能实现初心。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孙老师在给我们上写作课时,就巧妙地切入了英语,为以后大家接纳和喜欢“每日一句”做了预热和伏笔。 孙老师在课堂上的自信、热情、幽默、夸张,以及些许的“暗黑”,让我们如沐春风,礼堂里会不时地传出会心的笑声,掀起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寥寥几节辅导课,我们就成了孙老师的“铁粉”。有几个同学私下和我商量说,如果能通过考试,就申请去孙老师所带课的班级吧。我故意问小伙伴们为啥?他们说:“孙老师有料、有趣、有激情……”三个月后,开学分班。当初商量着想成为孙老师嫡系学生的小伙伴们,也只有一两个如愿被随机分配到“工大班”。我,当然很珍惜这个机会,暗暗立志要跟随孙老师好好学习英语。 说来容易做来难。一入职场深似海,在疲于奔走的职场浮沉里,那些校园里学习的英语几乎遗忘殆尽,连那些简单的英文单词,也不认识了。因此,《商务英语》课程上,我们压力山大。第一节课上,孙老师提问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英文怎么说?我一下子懵了, “老师,不会……”孙老师说,“那中文会不?我知道你中文好,要不你把中文写到黑板上。”后来我跟同学调侃说,“玉汝于成”这四个字,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写的!幸亏我中文好! 这次上讲台,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从此,我就记住了“No cross,no crown.”。直译为“欲戴王冠,须承其重”,意译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我是一个积极主动,内心向好的学生。孙老师在英语学习群里发布的英语“每日一句”,我每天都会看。简单的,力求记住;复杂的,也尽量多看几遍。为了也能在学习群里发表“每日一句”,我搜罗了很多经典英文句式和典故,最后在电影《寻梦环游记》找到了一句:“Life is hard, and I have my guitar.”,译文是“人生再艰难,我还有吉他”,引申意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我把这个句子发给孙老师审阅,不一会儿,他回复说,句子挺好,就是有点简单了,要不你再找个更好的句子? 时隔半月,和同学们交流“每日一句”的写法,大家均表示不知如何下手,感觉孙老师在英语学习群里发的英语句子,都非常的高大上,都非常的难。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写过的那个简单的英语句子。于是,我微信里告诉孙老师:“大家都觉得‘每日一句’太难写了,也很难通过您的审阅,这样会不会影响到大家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呢?比如我那个句子,虽然简单,但是也挺灵动啊,学习英语由易到难也挺好。”孙老师真诚地回复:“你说的有道理,我想如果没有高要求,后面水平会趋低;但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要求太高了,大家会有畏难情绪。那我把你写的‘每日一句’修改一下,然后你发到英语学习群”。 孙老师乐于接受大家建议,及时调整有利于教学和提高学习兴趣的意见。他以高标准要求我们,同时又以包容心接纳像我这样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 处处留心 俯仰有意 “每日一句”,听起来好像只是英语一句话,却是按照“主题选取—翻译技巧—背景解读—感悟分享—跟句仿句”的格式展开,也就是说,“每日一句”里包含着五个部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知如何下手。 孙老师举例说,他去工大附中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儿子的班主任蒋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不过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一开始就含苞怒放;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等待。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不要粗暴地指责干预,而是要学会松土施肥,静等花开”。他便想,春天有哪些花开? 夏天有哪些花开?四季又各有哪些花开?这些花的花期长短各是什么样子的?用英语如何表达?不经意间竟提炼出了“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s to act.(生命其实就是伺机绽放而已)”。 孙老师在呈现“每日一句”时,都会交待写作背景,比如雨后晴空出现彩虹,彼时他正在斛兵塘畔,立即用手机拍下了彩虹照,还想到了 “If you want the rainbow, you’ve got to put up with the rain.(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在端看照片时,想到了曹操“化零为整”挖塘点兵和曹冲“化整为零”称象,居然还联想到了微积分,你说奇是不奇? 孙老师会应景写作。教师节前夕,他写出了“Like tree, like fruit.(有什么样的果树,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和“Like priest, like people.(有什么样的牧师,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徒)”的主题句,用以说明“严师出高徒”。 孙老师先后在澳大利亚和美国访学,眼界开阔。当得知他被应邀为德国孔子学院的学生讲授“徽风皖韵”课程后,我们便问他到底讲了什么?是不是每日一句?孙老师不温不火地回复道,“是的,讲英语每日一句!讲我们安徽的‘山’‘水’‘人’‘文’。”试问,如果不通过经典名句解读老子的思想,德国学生咋能听得懂?…… 当我们感叹孙老师无时无处不佳句时,我更觉得孙老师值得学习的是有心和有意,因处处留心,才能俯仰均有所得。 痴迷痴绝 大象无形 孙老师时常在深夜十一点多,还在英语学习群里发表感悟。早上六点多,他便在群里吆喝,原来他在前往翡翠湖校区途中的车上发现了好句子。 小伙伴在群里聊天时,偶尔会插科打诨发一些表情包,如“you can, you up”;“you happy jiu OK”;“No zuo, No die”;“Can you help me KAKAKA”? 孙老师有时会一本正经地指出句中的错误,写出正确的句子;有时他则跟我们一起闹,说“这个句子口语化,但很精彩!” 生活学习化,学习快乐化。受孙老师鼓励,班里的同学学习英语热情高涨,很多同学下载了各种英语APP。 学习英语,如果一切从头开始,从单词慢慢学,进步太慢。于是,我把孙老师每天发的“每日一句”都认真地学习,对于不懂的单词,查字典做批注,一来二往,居然也掌握了几个经典句式。没想到这居然与孙老师所倡导的“记单词不如记句型、记句型不如背课文”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对于有些复杂的英语句子,特别是生词特别多的句子,我是有点望而却步的,好在“每日一句”里有大量的中文解析、延伸,孙老师的语言也生动活泼,时间久了,即使记不住英文句子,中文内容亦能让人受益匪浅。 有一次,集团大V来我司开交流会议,谈及公司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我说了一句“No cross,no crown.”,说到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关系,我则用了“A great company of the staff , by the staff, for the staff(公司应为员工所有,依托员工,发展员工)”。众人皆惊讶我生动的造句与丰富的内涵,集团总裁点评说,只知道闫琳的中文写作很棒,没想到英语也这么赞。我只能狡黠地笑了笑。 孙老师对商务英语的推广无处不在。为了让英语学习走出课堂,营造沉浸式的英语学习氛围,他倡导建立了一个“论英语道沟通”的微信群。各路高手和我们MBA同学,在孙老师的聚合下,一起分享每日一句,结合时事热点,探讨英语学习及文化内涵。当我在微信群分享了 “The best way to keep love is to give it wings. (守住爱最好的方式是给爱插上翅膀 ) ” 的金句后,没有想到老师旋即写出了“The best way to promote teaching is to give it wings.”的仿句,阐述最好的教学方式其实就是点燃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微信群里之所以氛围热烈,参与广泛,是因为孙老师的勤思笃行,拨动了大家乐思善问的琴弦,致使几乎每一次的思想交锋,都能激起美妙的音符。而孙老师总结提炼的每日一句,就是那音符的回旋。 生活主旨化,主旨双语化,双语教育化,业已融入孙老师的血液,注入了他的灵魂。 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经济管理、为人处事、时事热点等,无一不涵盖在孙老师和他学生的“每日一句”里。孙老师通过归纳凝炼,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导着我们学生即时学习,即时思考,即时总结,传递着“观察、思考、联想、交融”的学习方法,让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看到,还能用心去思考,他于无形中把自己的教学感悟和人生智慧春风化雨,润及我们学生的心田。 孙老师为人谦和,与我们MBA的学生打成一片。在2018新生大讲堂上,赵岗学长不断拿孙老师打趣,多次以正话反说的方式直怼孙老师。这让我们很多同学意见颇大。在Q&A环节,一个同学就问:“学长,你为什么要一直怼孙老师?” 此事成了2018级学生时常议论的一个“梗”,后来我和学长谋面,也问了他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对孙老师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我是为了活跃一下演讲的氛围,没曾想到大家会这么有意见?”我说,“孙老师的低调、随和,那是他的大气象和大风度,我们学生可并不能因此失礼”。对于此,孙老师则是哈哈一笑说:“关系好到家,互撕加互掐”。我说:“可我们不答应!” “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历经从“学问的修行”到“心性的修行”的漫漫征途。专注一事到灵魂深处,痴迷痴绝,这是一种忘我。孙老师英语“每日一句”里,是“时时,处处,大包,大容”的学问、艺术、和人生的融合,在“俯仰皆素材,思辨即文章”的潇洒意趣里,更传递着孙老师“天人合一、大象无形”的教育教学境界。 (·闫 琳·) 作者简介:闫琳,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2018级MBA学员,现就职于亚洲第一餐饮公司快乐蜂集团。作品发表在《人生与伴侣》《风流一代》《安徽日报》《江南时报》等多家媒体。出版畅销书《小白领的高品质省钱生活》。

合肥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345次访问,全刊已有39904635次访问